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夜游經濟、特色小鎮、一帶一路、PPP……近兩年經濟、政策、技術等多重利好因素助推國內景觀照明行業的持續爆發,去年中國景觀照明市場達到了678億元,同比增長21.5%。這一“大蛋糕”的香氣固然令照明企業垂涎欲滴,但景觀照明的打造與政府管理部門的規劃息息相關,如何抓住他們的“心思”?
什么是媒體建筑?窄義的媒體建筑,即媒體與建筑的結合,以建筑為媒體;廣義的媒體建筑涉及到應用了新媒體的建筑工程、建筑技術、建筑材料,以至于城市建筑、建筑藝術的從具象到抽象的所有層面。不只是燈光的方面,還有通過建筑給大家傳達的信息。它的核心價值是觀眾、建筑與空間環境的互動。
什么是景觀照明?在夜晚把特有的形態和空間內涵用燈光的形式表現出來,重塑白天的景觀,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燈光能將建筑、構筑物或一個物品在夜間可以呈現出與白天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其中,近年較熱的燈光秀給予人們的視覺沖擊力很大,且震撼性很強,但是久而久之,帶來審美疲勞的后果,我個人覺得它應該是一個臨時性的景觀。景觀照明應該更加注重整體格局,以人為本,盡量減少光污染,還要考慮節能環保。媒體建筑可以作為燈光秀主要的表現形式,但是作為長久性的景觀照明它是值得商榷的。
如何打造城市的景觀照明
對于中國城市景觀照明的現狀,我總結為幾個詞語:無序,千城一面,光污染。
如何打造特色的城市景觀照明?,觀景點,即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第二,結合城市的特色;第三,照明。
觀景點-視距。舉例來看,上海外灘樓宇密集,距離大概是600米到1.5公里左右,從人們視覺來看,這個觀測的角度,既不遠也不近,所以使上海的景觀照明成為經典夜景。
城市特色。如何突出一個城市的特色,分為幾個層次,由高至低依次是城市名片、城市記憶、城市標志、城市景觀、城市建筑。若要上升到最高的城市名片,該城市還需要有歷史的積累及給人特殊的心理感受。
照明。目前全國大范圍建設景觀照明、亮化工程,大家大多關注產品、工程方面,但對于管理部門來說,更多關心的是在工程建設后的效果及后續運營。
首先,對照明而言,城市為何而亮,這其中包括政治需求,旅游等商業利益的需求,城市夜間環境需求,功能照明需求。縱觀現階段全國各城市的景觀照明建設,都沒有往后兩個方向去考慮,但是對個人及城市而言,這兩點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城市為誰而亮。結合前面幾點來分析,針對政治需求則是為了大國崛起的國家形象;出于商業利益,則是從一個城市的形象或城市競爭的角度出發;另外還有城市之間的攀比;最后是市民的需求,景觀照明應該更多考慮為市民而亮。
第三,城市如何亮。簡單來說,適時、適地、適度;所在、所見、所悟;回歸城市,回歸生活。
總結一點,夜景應該少一些美學,多一些。
深圳景觀照明發展思路
首先,深圳因為規劃上發展得太快,商業區和住宅區基本混在一起,對整個景觀照明的打造有難度,而利用內透光來打造景觀照明,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現在國外很多城市包括商業區的景觀照明基本上是以內透光的形式來打造。
第二,主干道景觀照明的打造,兩邊的樓宇也是用內透光的形式,在未來我們可能會主要以這種內透光的形式營造。
第三,深圳目前缺乏標志性的城市天際線,未來將朝這一方向打造,但不會全盤考慮點亮整個城市的天際線,而是選擇一些重點的樓宇。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深圳缺少一個最佳的觀景點,并不能照著上海或香港的方式進行樓宇打造,結合深圳本地的建筑特點、地理位置打造屬于深圳的城市天際線。
第四,推廣絢爛多彩的商業區一體化視覺系統。這不只是景觀照明的一個項目,整個樓宇外立面的改造,包括外墻、廣告、招牌等都需要同步考慮。對于景觀照明打造我們也會結合整個深圳商業區片區視覺系統改造來一起做。
第五,推動街道尺度空間的人文景觀建設。我們不能只看中城市的規模,還要注重細節方面,如杭州的通道舒適、燈光柔和,廣州、深圳則沒有安全感,這需要做重點建設。景觀照明的營造應該多考慮人的需求,從亮化、美化到人性化的轉型。
這一發展思路不只是深圳,很多城市也可以這樣來思考。
最后,引用一句話,這句話最早出現是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里面,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它最早是針對建筑,我把它改成了夜景,也是非常的適用。“夜景不能降格為只是具有美學價值或技術價值,應是對我們所處時代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詮釋,應該是幫助我們表達出某種共同的精神風貌。”